
电商蒸蒸日上的20多年,营业额已经突破了十几万亿,直到今天国家依然在大力的支持电商经济。电商在开始的时候作为市场的补充,能够让大家买到物美价廉的好货。让我们的购物多了一种选择,特别是在当地买不到的一些冷门产品。当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很大的,很多人因为做电商而实现财富自由。
20年之后的今天,电商展现了无比巨大的破坏力,极致的价格内卷,极致的产品低劣,再加上平台的补贴,还有快递的疯狂的低价揽收,打造出了一头凶猛无比的怪兽。为了挣钱,为了流量,不择手段,没有下限。
电商版的热水壶从标准的食品级304不锈钢,下降到薄钢板板电镀度,从八九十元降到了十几块,恐怕从业者本人都不敢使用。
电商版的电线线材,以铝代铜,虚标线径,虚假宣传,也许监管部门从来就没想过这一些产品流入到了电网当中会有什么后果。
电商版的水龙头,只有一块多钱,安装到家里只能祈祷她断裂的时候,最好有人在家里。
号称全木书桌书柜的电商货,竟然达到了不含一点木头,全部由纸浆制成。温湿度一变化,直接变形没法看了。
我们是消费的人,真的需要这些极致的价格低劣的产品吗?当我们在下单的时候,我们也了解这一个价格,根本不够原材料的钱。电商是门生意不是做慈善,消费者赌的是也许这是一个好的商品只是赶上清仓而已,。电商赌的是这个消费者懒得退货。
如今经济下行,消费降级,电商功不可没 ,电商销售额的节节攀升,是实体流通环节的衰落,从大型商场到专业批发商业市场,再到街头的日常百货店,都陷住了人流稀少,销售下降,利润连成本都包不住了。所有开实体店的人,能祈祷的也许就是活下去。
很多人会说我买的电商的便宜,有钱也不让实体店的人给挣了。我本人并不反驳,我讨论的是这个社会现象。在电商的每一笔支出,不管是九块九还是九十九,你的支出都不会在本地继续循环。在当地经济因造成百业萧条的时候请不要再抱怨,大规模的资金外流有你的一份贡献。
漫步街头出租转让的店铺太多了,每一个店铺的消失都代表了一个就业机会的减少,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大家都是在混饭吃,都在努力奋斗,80%的实体店主无非就是求个温饱而已。按照个别消费者的逻辑,既然是暴利,店主为什么没有发大财。店主也要全年无休的每天守在店里面,节假日休假基本是不存在的。电商冲击之下哪来的暴利,能活下去已经变成了奢望。他们心中的苦,批评他们的人可曾了解,都是混饭吃何必去取笑。
我不再去描述电商是如何掠夺市场的,从上到下大家其实都很明白,但高层却没有人做出改变,没有必要取消电商。但是请加强电商的监管,工业品的3C认证需要严查,产品的国家标准不是摆设。严格打击不法电商的低劣商品来冲击价格体系。
当电商在国家经济中取得明显优势的时候,应当以税收等手段来平衡市场,努力做到线上线下价格基本一致,营适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实体店并没有过错,毕竟给大家提供了场地,让大家查看产品质量,这是一种服务,这种服务是有成本的。
当电商的刀挥的慢慢的变快,破坏性慢慢的变大,高层领导必然会出台一系列措施来引导市场公平,每个城镇都是投入了巨额的资金来建设基础设施,当人烟稀少的时候这些基础设施还有什么用呢。
今年的两会上不知道能不能出台一些措施,1.3亿工商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关系着3亿人的生计,这一定不是一个小问题。
用政策来约束电商的发展,用税收来平衡电商的优势地位,建设公平公正的线上线下市场环境,是高通领导的直接责任。
让我们的购物多了一种选择,特别是在当地买不到的一些冷门产品。当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很大的,很多人因为做电商而实现财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