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感受富民兴疆的普惠力量
在新疆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金融时报》记者深入喀什古城、伊犁河谷、霍尔果斯口岸实地采访,深切感受到普惠金融始终与民生需求同频共振,正以精准、便捷、暖心的服务,穿透地域与场景的阻隔,成为助力富民兴疆的关键力量。从田间地头的“及时雨”,到文旅商圈的专属服务,再到因地制宜的金融创新……随着普惠金融触角的不断延伸,一幅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生动图景正在这片广袤的边疆土地上徐徐展开。
金秋九月,走进伊宁县尔玉其温村,田间地头一片金黄,颗粒饱满的玉米挂满枝头。在伊宁县广粮商贸有限公司的晒场上,金灿灿的玉米堆成一座小山,烘干设备忙碌地运转着,机器轰鸣。
伊宁县广粮商贸有限企业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集粮食收购、烘干、储存、销售、运输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企业。“我和伊宁农商银行的渊源,比我这公司成立时间还长呢。”公司负责人王果涛笑着说。据了解,王果涛起初干的是摩托销售,但生意一直没什么起色。有一次,他给村里的客户送摩托,看到田间散落的玉米粒,心里便萌生了搞玉米收购的念头。“做收购前期需要垫付大量资金,我一下拿不出那么多钱,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伊宁农商银行寻求支持,没想到就是这笔20万元的信贷资金,成就了我跨界农业的第一桶金。”回忆起获得的第一笔贷款支持,王果涛感慨万千。
从最初的20万元启动资金,到后续扩大烘干车间、建设仓储库房,每当企业遇到难题,伊宁农商银行总能第一时间上门对接,根据公司发展需求调整信贷额度。如今,该行给予广粮商贸有限公司的授信额度已达6500万元。充足的资金保障,也让企业的带动效应持续释放,在玉米收储高峰期,公司最多能带动100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辐射周边数个行政村的农户实现稳定增收。
王果涛的故事是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三农”的生动缩影。为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尔自治区分行深耕“三农”沃土,强化科学技术赋能,引导全区金融系统创新服务模式。以伊宁农商银行为例,该行依托伊宁县农业农村局提供的2万余户农户基础信息,充分的利用前期搭建的“五级联审”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及整村授信的“一手资料”,全面整合归集内外部数据,形成伊宁县农户基础数据库,对数据库中的农户实现建档、评级、授信100%全覆盖,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智慧生成专属“二维码”,农户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便利的金融服务。
“我们为合乎条件的农户‘精准画像’,实现‘无感授信’,完成授信评级的农户需要贷款时,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完成全部贷款流程。”伊宁农商银行公司机构业务部总经理廖继承介绍说。
在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尔自治区分行的统筹部署下,全区金融机构聚焦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开发数字平台助力涉农主体增收致富。如建设银行紧扣塔城和巴州的玉米、香梨等优势产业,搭建“数字玉米”“梨城飘香”数字平台,助力种植业提质增效;农业银行通过引进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棉农种植、交售、补贴等数据,形成免抵押免担保的“棉农e贷”产品;兴业银行搭建活体监管—生物资产数字化监管平台,集中运用物联网、区块链、AI图像识别等创新技术,让“活体生物”变身“数字生物”,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夜幕降临,喀什古城暖黄色的灯光映照着沧桑的土墙,传统歌舞表演、乐器演奏、民俗体验等活动轮番上演;伊宁市六星街多巴胺色系的建筑充满了浓郁的多民族融合风情,香气、音乐和欢笑交织弥漫;乌鲁木齐大巴扎夜市里各式各样的灯牌交相辉映,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与美食摊位前人头攒动……近年来,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正为新疆这片土地注入新的活力,而金融力量的深度参与,也为这份活力的持续迸发提供着精准有力的支撑。
凭借当地金融机构的有力支持,位于喀什古城的“古丽的家”从一家只有7间客房的小民宿,发展成为拥有3家分店的古城“打卡点”;无独有偶,1200多公里之外的六星街玛格丽特民宿也以其独具特色的家装设计风格吸引各地游客入住体验。为了支持更多类似的特色小店,新疆各金融机构先后推出“百年老店贷”“乡旅贷”“文旅E贷”等多款特色信贷产品,同时,通过科技力量实现申贷材料的电子化与信息化,提升申请流程的便捷度,为相关经营主体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体验。
此外,新疆各金融机构还积极主动对接当地餐厅、旅行社、特色小店等经营主体,搭建“早夜间场景+供应链服务”生态场景,为商圈经营者、个体工商户等提供开户、“条码支付”、网银等金融服务,全方位满足餐饮、文创等文旅消费相关行业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为有效破除信息壁垒,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尔自治区分行创新推出“一码通”一扫即达对接机制,整合新疆14个地州市33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源和290家企业融资需求,制作“新疆民企金融理财产品和服务一码通”“新疆非公有制企业项目融资需求手册”,二维码一扫即达;开展“银链融通·一起助企”专项工作,对困难企业组织二次融资对接服务,使金融服务更加可感、可及、可得、可用。
“七八年前我刚到伊犁的时候,坐公交车还是要投一块钱现金的。而现在我们的‘智慧支付’已经覆盖交通、医院、校企园区等各个场景,支付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极大提升。”中国人民银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分行行长刘卫所介绍的支付体验变化,恰是当地普惠金融发展浪潮中的一朵浪花。
如何建立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新疆人民银行系统来进行了探索与实践。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尔自治区分行以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和柯坪县为试点,开展金融服务试验区创建活动,通过政策保障、细化措施等多种方式积极地推进试验区建设,给予优惠政策倾斜,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先行先试,为新疆金融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总结好经验、探索新路径。2021年,结合党中央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安排部署,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尔自治区分行在和田两县试点打造金融助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样板工程”,打造了一批集约化水平高、自主发展能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样板,形成金融支农资源持续集聚、信贷投放持续增加、金融服务持续改善、金融环境持续优化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样板模式”。2023年,结合稳边固边工作需要,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尔自治区分行在克州持续开展“护边贷”试点,聚焦护边群体,助力兴边富边。目前,阿克苏试点两县涉农贷款余额50.13亿元,和田样板工程两县涉农贷款余额22.09亿元,“护边贷”惠及护边员14470人,户均年收入增加5000元左右。
“我们推动当地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新疆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四方面31条具体举措,形成了包括当地产业部门、财政部门、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四位一体’普惠金融工作网络。今年又持续加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稳粮、优棉、促畜、强果、增绿、富民、兴边、善治’为重点,牵头印发《关于开展金融支持新疆乡村全面振兴‘八个千万’重点任务的通知》,分类制定金融支持与推进重点,切实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普惠金融作为服务实体、改善民生、凝聚民心、维护稳定的关键抓手,聚焦‘三农’、小微、民生保障和民族特色发展,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优化政策供给,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为新疆改革发展稳定注入动能。”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尔自治区分行信贷政策管理处处长张银山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