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7日,国家商场监督管理总局在青岛举行2025年全国商场监管服务型法律现场推动会暨法律稽察作业座谈会,介绍服务型法律推动状况。
国家商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白清元介绍,服务型法律是一种法律与服务交融的行政法律方法,根底是法律,中心是服务,手法是归纳运用教育、辅导和惩戒等多种办法,方针是促进运营主体健康开展、保护杰出商场秩序。
为推动服务型法律,2024年,国家商场监督管理总局先后印发了《关于结实树立监管为民理念 推广服务型法律的辅导定见》《商场监管法律行为标准》和第一批商场监管行政违反法律规则的行为首违不罚、细微免罚清单。
各地积极探索服务型法律实践途径,广泛开展试点实验。山东青岛构建了“预防为主、细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适当、过后回访”法律形式;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联合出台了《长三角商场监管细微违反法律规则的行为轻罚免罚规则》,推动法律标准跨区域一致;北京拟定了商场监督管理部门行政辅导标准,树立了反垄断“三书一函”准则。
白清元说,推动服务型法律是自动服务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开展全局的实际需求,是促进经济新业态新形式健康开展的实践要求,是加速构建全国一致大商场的重要行动,是厚植监管为民理念、严厉标准公平文明法律的应有之义。总局正在请求树立服务型法律作业领导小组,将树立专项作业机制,清晰各相关司局的责任使命,统筹推动服务型法律作业。着重服务型法律,不是不分条件一味地“只服务、不法律”,对那些知法犯法、应战品德底线、要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违反法律规则的行为,要坚决依法从严从重处分。(经济日报记者 孙庆坤)